五金工具行業開始發生的商業模式變革,對于制造型企業而言,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分析,因爲這些變化直接關系到每個制造型企業渠道模式的設計和選擇,如何平衡新興渠道與既有渠道的平衡關系等等,了解新渠道模式的戰略地位和未來發展趨勢,以便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制造型企業有自己習慣的思維模式,爲了闡明上述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目前,五金工具行業代理商、經銷商數量多,變動快,難以管理和維護;企業數量同樣巨大,模仿嚴重,嚴重同質化,繼而價格競爭厲害,挖牆腳厲害等等。本來工業品在營銷和品牌上手段和方式就不多,注重産品、服務以及解決方案才是根本。混亂的環境讓我們有些迷惘,但同時也意味著機遇存在。
采購更加專業化、便利化、服務化,規範化。民營企業的治理結構、組織架構、管理水平、成本意識等不斷提高,企業采購更加嚴控管理、控制成本,重視庫存合理化,重視供應鏈管理、嚴格審批采購程序和決策。這些變化使企業、代理商真正重視爲客戶創造價值,通過提高産品質量、提升服務質量、提供解決方案,重視戰略定位與長期堅持等提振信息。
順應采購環境的變化,渠道開始向規模化、專業化、集中化、深度服務化、便利化等轉變。表現爲希望通過一站式銷售模式,提供更加專業的産品售前、售中以及售後服務,努力降低客戶的采購成本,最好提供解決方案。
我們企業需要不斷的更新代理商,增加了開發成本,同時也加大了運營、營銷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不要選擇和新的創新性渠道合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這些新渠道的實力、銷售模式、對象;與現有渠道沖突與否;産品線提供與既有渠道的差異化問題等。
我們的制造企業其實這幾年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産品線和品牌化兩個方面,擴充産品線增加銷售和市場份額,通過品牌化維持和提升企業形象,同時通過渠道數量和質量的提升來擴大企業實力。但是,其他創新、管理以及營銷領域的諸多事情我們很多企業幹得並不多。我們想主動,想控制渠道和市場,但是我們有時不知道從哪下手,不知道投入會不會有效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未來到底在哪裏。
企業需要創新突破,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企業,市場留給我們的空間並不大,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找准定位,集中發力,努力改革,既打攻堅戰,也打長期戰。這裏面由于每個行業不同,戰略空間大小也不一樣。
對于企業來說,最現實最有效,能夠打破市場平衡的創新就是産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我們的很多企業已經這麽做了。有些戰略想法還是很靠譜的,關鍵在于強大團隊的執行力和靈活的戰術能力。做結構性改變,主流的企業主流的品牌的産品能夠支持,打破企業的格局。